官網導航
文章中心
Google Fit PK Apple Health
Google Fit PK Apple Health,前者缺功能,后者缺數據
Google 和 Apple 真是一對冤家,從桌面端和移動端操作系統,廝殺到平板電腦、云計算辦公應用程序,又撕逼到智能手表。自去年秋天,這兩大巨頭又紛紛劍指健康健身領域。于是,兩大官方推出的健康追蹤應用——基于安卓5.0的Google Fit 和基于 iOS 8 的 Apple Health ——誕生了。
從這兩大平臺獲取數據和利用數據的角度看,Google Fit 和 Apple Health 之間差異巨大。
Google Fit 的功能簡單而基礎,它只是追蹤你的活動、體重和心率的數據 。走路、跑步和騎行的數據會被自動記錄,心率和體重數據則必須人工輸入。Google Fit 支持日常計劃打卡,但用戶必須指定準確的步數或運動時間。
不過,Google Fit 無法追蹤用戶的睡眠情況,也沒有智能指導給出用戶調整目標和習慣的建議。配合 Google 自家的工具以后,用戶可以追蹤記錄睡眠狀況了,但依舊無法獲得優化睡眠質量的建議,也不能制定健身和睡眠的目標。
Apple Health 則允許用戶記錄包括睡眠情況,步數,運動的距離和高度,燃燒的熱量和血糖水平等任何數據,Google Fit 就沒這么細致。
另外,Apple Health 的每個用戶都會有個 Medical ID,它被用來完整呈現用戶個性化的健康醫療狀態,但 Google Fit 就只能記錄數據,看看你今天有沒有完成運動的目標。
在服務類型的廣泛性上,Google 的確比不上 Apple。但 Google 在它一直以來擅長的領域有著自己的優勢,比如任何系統或設備都能訪問的網頁界面,以及跨平臺的地圖服務。這意味著最終Google能在數據獲取和服務提供上打破平臺的限制,在iOS上發揮作用。相反,Apple Health的數據就只能在iPhone上存儲和運行。
況且,有了 Jawbone、Misfit、Fitbit和Withings這些可穿戴設備的兼容,功能是不是足夠豐富也顯得沒那么重要了。反正,Google Fit和Apple Health都能通過內置于智能手機中的傳感器、Android Wear和Apple Watch收集數據,并將數據同步到同一平臺的任何設備上。
總的來說,Google的服務需要的是更多的功能,所以Google Fit一直在靜候今年5月28日的Google I/O開發者大會的來臨;而Apple的服務需要的是更多的數據,所以Apple Watch等可穿戴設備的普及將會讓Apple Health真正發揮作用。
本文轉自“36氪”